医学史上有两项检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已逾百年而久盛不衰。一项是X线检查,该检查的发现与发明者伦琴(R)于1900年荣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项则是心电图检查,其发明者爱因托文(Einthoven)于192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部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
爱因托文纪念邮票
“心脏病的科学进入了新的篇章,它不是靠一个人的工作,而是许多天才的科学家,超越了任何政治藩篱,潜心钻研而成。他们在世界各地,为了科学的进步,为了达到造福于深受病患折磨的人类的目标,贡献了全部的精力”。
—— Einthoven (心电图之父)
心电图的奠基人
电的人体感受性实验
电的人体感受性实验
马申布罗克
18 世纪,莱顿大学的学者马申布罗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1692~1761) 等人进行了有关电的人体实验,发明了莱顿瓶。
马申布罗克亲自将自己的双手用导线连接到莱顿瓶上,记录了被电击的感受,是人类对电的最早亲身感受性实验。
生物电的研究
——电可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
波伦亚大学
教授
伽伐尼
18 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解剖和外科学教授伽伐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 开始研究电对生物组织的作用。在解剖青蛙时,注意到用电刺激青蛙的神经,会导致其肌肉的收缩,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 。
后来证明伽伐尼所发现的电并不是来自动物的体内,但却由此认识到:电可以导致生物神经冲动的传导。
生物电的研究
——“肌肉电流”
物理学和生理学学家
马泰乌奇
1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家马泰乌奇(Carlo Matteucci,1811 - 1868) 自1832 年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蛙肌肉收缩方面的试验。第一次探测到在损伤和未损伤的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电流,他称之为“肌肉电流”。
1840 年至1842 年间,马泰乌奇在发表的数篇论文和演讲中对上述试验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生物电的研究
德国
迪布瓦·雷蒙
在德国,迪布瓦·雷蒙( Emil Du Bois - Reymond ,1818~1896) 提出了“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的概念。
1849 年,迪布瓦·雷蒙于设计了第一台测试电位变化的仪器,称作周期断流器或称电流断续器。
科里克尔
和米勒
1855 年,德国沃尔兹堡的两位学者科里克尔( RudolfAlbertvon) Kolliker,1817~1905) 和米勒 (Heinrich Muller,1820~1864) 研究了蛙心的动作电位,证实了心脏电活动与心脏收缩有关(兴奋-收缩偶联)。
法国物理学家
李普曼
1875 年由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普曼( Gabriel Jonas Lippmann , 1845~1921) 发明了一种极灵敏的汞毛细管电流计,非常适合于记录迅速变化着的生物电活动。
沃勒与人类第一份心电图
英国
生理学家
沃勒
1887年,英国杰出的生理学家英国生理学家沃勒(Augustus Desire Waller ,1856~1922)应用汞毛细血管电流计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电图。该图中只有心室的V1、V2波,心房P波未能记录。
真正的主角,荷兰生理学家
---爱因托芬
因为毛细管静电计的毛细血管不可能做的太细,他无法测到更精确的电流,爱因托芬改进了这个装置,他利用通电的导体可以产生磁场的安培右手定律发明了----磁电式仪表。爱因托芬把提高灵敏度的任务完全交给超大的电磁铁,而动圈以匝数最少,质量最轻为目标。最终的结果是1895年推出的弦线式电流计---看清楚还不是心电图机。
历经13年
---弦线式心电图问世
1903年,Einthoven成功地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心电图,并将各波命名为P、Q、R、S、T、U波,这些命名沿用至今。这一年被称为心电图的公元元年,爱因托芬因因此被称为心电图之父。
标志着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时代已开始,一百多年过去了,沿用至今,无可替代。
第一台心电图机无法放大心脏电流,用巧夺天工的工艺让及其微弱的电流在没有放大的基础上被记录,这种弦线式心电图由剑桥大学生产,10年只生产了3台。
最早的3台心电图机的原型,现存于伦敦博物馆
时光又过了30年,我们迎来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半导体,半导体的3个发明者——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后来当之无愧的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他让廉价的心电图机成为可能,因为他可以很容易的,不失真放大电信号,心电图因此从实验室转向临床应用直到今天。
心电图记录导联系统
♥ 弦线式心电图的记录迈出了心电图时代的第一步。
♥ 心电图机问世后,记录导联系统竟有一百多种,没有统一的心电图导联系统,记录的心电图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
♥ 统一、完善的心电图导联系统迫在眉睫。
爱因托芬的重要功绩
1895年命名了心电周期中的P、Q、R、S、T各个波群。
1903年后,发现和记录了U波。
1906年,记录出振幅较高、图形稳定的I、II、III导联心电图。
1913年,提出著名的“Einthoven三角”理论,同年创立心电图标准双极肢体导联记录系统。
♥1913年标准双极肢体导联问世
“爱因托芬”三角
1933年:单极导联(胸前导联)问世
由Lewis提出、1933年由威尔逊(Wilson)最终完成的单极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单极探查电极放在胸前区V1-V6部位和3个肢体导联部位,反映心脏水平面的心电向量变化。
标准十二导联的形成
1942年,金贝格(Emanual Goldberger)创立了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aVF、aVL ,沿用至今。
至此,标准的十二导联系统正式形成。
1942年:标准12导联最终完善
心电图的标准12导联系统
3个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Einthoven,1913)
6个单极胸前导联(V1~V6,Wil son,1933)
3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L、aVR、aVF,Goldberger,1942)
其它导联系统
双极胸导联,出现于10世纪70年代,目前已很少用;
Nehb导联,以德国为主的一些欧洲国家仍在使用;
头胸导联(HC),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Frank郑交导联,还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料和经验;
此外还有F导联系统、食管导联、动态心电图导联、心电监测导联以及运动试验心电图导联 。
标准心电图建立后的进展
1945年,Lengere等首次记录心内心电图
1956年,Holter发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
1960年,Giraud等首先记录希氏束电图
60年代,V3R~V4R、V7~V9
1971年,Wellens开始心内程序刺激(电生理时代开始)
1973年,Strauss记录心内晚电位
1973年,Cranefield提出触发激动的概念。
1978年,Cramer记录出窦房结电图。
1981年,Simson记录体表晚电位。
80年代初,同步3导、6导心电图。
80年代中,同步12导联心电图。
统一导联标准
国际公认了美国心脏学会(AHC)在1954 年提出的倡议
1、12导联心电图
Ⅰ、Ⅱ、Ⅲ、aVR 、aVL、aVF
V1、V2、V3、V4、V5、V6
2、18导联系统
增加了右胸V3R~V5R、左胸V7~V9
国内心电图发展
开始于北京协和医院
黄 宛
协和医院
教 授
心电图临床意义
♥ 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 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 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 心电监护
♥ 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 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爱因托芬是这样说的:
贡献比我大的大有人在,由我领受这项科学大奖,我深感受之有愧!
我可以有把握地深信不疑,如果我们所作的没有了他(指刘易斯)的工作,没有了他的有价值的贡献,今天在心电图方面的广泛影响肯定不会达到目前的高度,我甚至怀疑我今天是否应该拥有站在你们面前的这种特殊的荣幸。
田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
目前主要从事起搏电生理方面的工作。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擅长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尤其是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器械植入,同时进行房颤、室早、室速、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委员等十多项各学会及协会职务。
曾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3年最佳在线名医,北京市微博科普专家。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