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来源:器械之家
来源:器械之家
2023-09-18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9月14日晚间,全球医疗健康龙头——强生发文宣布,公司即将进行品牌焕新,做出以下3项调整:
强生全新品牌标识
据悉,原先标志的草书风格源自强生联合创始人James Wood Johnson的签名,取自Johnson先生为公司签发的第一张支票。更换后的标识色彩更加明亮,每个英文字母以清晰简练的方式书写排列更具现代感,强生公司希望以此来强调其对创新药和医疗技术方面的关注。
01
业务强势增长,强生拿下双第一
资料显示,强生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制药、医疗器械、消费者健康。去年9月,强生宣布将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作为独立公司上市,取名“Kenvue”。自此,强生成为横跨医械和医药两大板块的双业务公司。
此次整合,将使医疗科技和制药两大业务加更紧密地联结在强生品牌下。这一举措旨在更好地突出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跨业务综合实力,并以更加统一和有力的方式推动医疗健康创新。
未来,强生制药将更加专注于肿瘤、免疫、神经、心血管、肺动脉高压和视网膜等领域,以应对当今时代最复杂的疾病,并为未来开发前沿药物。而强生医疗科技也将充分发挥公司在外科、骨科、眼科和介入解决方案领域的深厚实力,开发更智能、创伤更小且更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财报显示,这两个部门的在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达到了271.44亿美元(制药)和152.69亿美元(医械)。加上控股子公司Kenvue创造的收益,强生2023H1合计总营收超过500亿美元,成为营收第一的药企,同时也是营收最高的医疗械企。
其中,强生医疗科技在上半年内完成了10.1%的双位数增长,增幅居三大业务之首。该部门旗下的四大业务线全部保持了增长,外科手术、骨科、眼科的增幅均为3%-4%,介入解决方案的增幅达到了惊人的45.8%,创造营收31.23亿美元。
基于医疗科技业务的强劲增长,强生全面上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公司预计2023全年的总体销售额将在988亿美元~998亿美元之间,这一区间比4月份时的预期高出了约10亿美元,逼近千亿美元大关。
02
强生史上最大收购案
从业务布局来看,强生是一家十分乐于探索的企业,它不会限制自身产品种类的开发,而是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过收购和扩张,保证业务的全面发展。
去年11月,强生宣布以166亿美元收购介入心脏泵领域唯一领导者Abiomed,达成了该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Abiomed以其介入式心脏泵“Impella”闻名于世,该心脏泵是目前全球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适用于需要高危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治疗或右心衰竭的经皮心脏泵技术。
据了解,Impella 设备组合包括 Impella 2.5®、Impella CP®、Impella 5.0®、Impella LD®、Impella 5.5® 和 Impella RP® 设备。还有另外一款重磅产品Impella ECP也在进行高风险 PCI的临床研究,该产品的直径仅有9 F(3 mm)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全世界最小的人工心脏。
今年上半年,Abiomed作为介入解决方案的单独业务列出,为强生医疗科技贡献了6.6亿美元的底线收益。不过该设备由于存在一些使用风险,近期已两次被FDA认定为一级召回。
尽管如此,强生仍旧对Abiomed保持乐观。强生首席执行官Joaquin Duato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一切都进展顺利,并按照Abiomed整合的计划进行,我们越来越相信,这将是我们成长为心脏恢复领导者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同时,强生透露在并购方面,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在医疗技术方面,期待在接近公司目前业务布局的眼科、心血管、外科以及骨科等高增长领域发展。
03
强生中国布局30余年
自1985年,强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强生在华成立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多年来,强生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为中国病患和消费者带来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如今,强生全球包括医疗器材、制药、消费品、全视业务均已进入中国,并分别成为该业务领域的领军者。目前,强生在华设有10余家法律实体,9大供应链基地,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西安等城市,员工数约1.1万人。
其强生中国区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徐汇区、浦东新区、闵行区等拥有多家注册公司和生产工厂,是上海外资企业纳税百强。中国市场是强生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2019年,强生全球执行委员会在北京宣布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创新引擎。
此外,强生也是支持上海市政府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领军企业。上海作为强生在全球的四大开放式创新平台之一,结合公司在亚太和全球的资源、专业知识和区域优势,支持本土初创企业发展,将突破性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贡献给全球的患者和消费者。2021年,强生中国获得上海市政府认定的首家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
强生在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共同成长的近三十年里,在我国开设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官网、强生 ( 上海 ) 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视力健商贸 ( 上海 ) 有限公司、强生® 婴儿、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嗳呵母婴用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众多公司。
与此同时,强生还在中国多地建设并投产创新的供应链生产基地。据悉在2022年6月,强生医疗科技旗下在华全资子公司——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投资1.5亿元人民币正式启动“升级扩产项目”,2025年投产后,整体产能预计将提升140%。其在持续加大对中国本土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的同时,强生增加投资,在中国本土打造“端到端”的先进全球供应链系统。
由此,中国不仅是强生全球业务发展最快、增长贡献最大的市场之一,更成为了强生全球“发展+创新”的双引擎推动的战略重点市场。那么经历此次整合的强生,未来又将如何塑造其在中国的传奇故事?器械之家拭目以待。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