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外包了,我们下岗了,去当保安吗?”在一次设备管理论坛上,针对现场讨论热烈的第三方服务,一位台下的设备科人员向台上的嘉宾发问。台上嘉宾给出的种种解释都不能让发问者满意,现场引发了更激烈的讨论。医院到底该不该把设备管理和维修托管出去?医院应该在什么程度和范围内把设备托管出去?外包以后,医疗质量和安全如何保障?设备科人员该做什么?第三方的能力能满足医院要求吗?
一系列问题摆在医院和第三方公司面前,让原本看起来非常朝阳的第三方服务顿生阴霾。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设备第三方服务已经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2015年CFDA18号令确立了第三方服务的合法性后,这种势头更是不可阻挡。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或多或少地和第三方服务进行了合作。
第三方服务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囿于医疗设备的复杂性和其与医疗质量的密切关系,医疗机构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时须做诸多考量,正确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服务非常关键。
为此,本刊特邀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生产厂家、行业专家,共同对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进行解析,希冀带给医院管理者一些启发。
石云:第三方设备管理和维修服务会在中国迅速崛起,这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历史必然。
18号令之前,第三方服务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没有被认可,也没有被禁止,在身份上受限。18号令明确,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可以委托有条件和能力的维修服务机构进行医疗器械维护维修。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委托维修服务机构对在用医疗器械进行维护维修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维护手册、维修手册、软件备份、故障代码表、备件清单、零部件、维修密码等维护维修必需的材料和信息。
18号令对第三方服务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对生产厂家的垄断也有所指向,但由于只是条例不是法律,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还是希望国家能在立法层面上给原厂家施加压力。
第三方服务商工程师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厂家,他们具备技能,有拿到配件的渠道,能提供比原厂低一半甚至更低价格的服务。因此肯定是有市场的。目前第三方主要服务于影像产品,据统计,已经服务了全国除超高端CT以外60%的CT市场、50%的1.5T核磁,70%的DR和60%以上的超声。
程朝阳:目前国家鼓励医院通过社会第三方公司管理设备,我们认为更多地是为了鼓励打破国外进口厂商在维修方面的垄断。但没有自主创新、创造,是不可能真正打破进口厂商的垄断的。
靠从国外海淘一些备件,或从国内回收一些旧机器拆做备件,再从进口厂商找一些老工程师,这类第三方服务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有其存在的空间,但在未来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法规监管。医疗设备不同于日常家电,它是直接用来治病救人的,全世界对其维修后的性能达标和可靠性等都有最严格的法规要求。
第三方服务所能解决的,更多的可能还是经济性问题,恐怕不是质量控制和法规标准问题。当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挑战也不小。所以我认为,国家应该更多地鼓励使用国产影像设备、促进国产设备厂商创新,这比鼓励第三方服务更有意义。
更重要的一点是,国产设备在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优势。东软医疗的生产与服务体系完全符合FDA、CE、SFDA的标准,经受过最严苛的现场审计考核。所以,东软医疗的服务,提供的是国际标准的服务质量,同时在服务价格方面也完全能和社会第三方相匹配。
曹德森:第三方服务模式是一种趋势。医院要从专业性和规模效益两个尺度选择第三方公司合作。专业性是指对一些维修技术要求相当专业的个别设备(医院可能就一两台),可以委托第三方的专业机构管理,但医院要做好安全监管。规模效益是指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经济效益和边界效益,适当选择第三方。
黄素红:全外包模式是把整个设备的管理、配置、维护、资产账目都托管出去。对于小一点的医院,这种模式是可以试验的。对于体量稍微大一点的医院,情况比较复杂,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能够整体上承接他们的设备管理服务。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泄密隐患。现在大数据很热,最近一年有很多公司纷纷来找医院谈,他们看中的是数据。实际上,除了基建外,设备也是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整体托管以后,医院大量的医疗和经营数据会存在泄密的风险。数据到第三方那里,会对医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不知道,我们都在观察。第三方机构拿到医院的核心数据后可能会为了谋求利益出卖数据,这会给医院带来隐形的麻烦。
第三是全托管以后,设备的故障情况第三方不一定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医院,其可能会直接反馈给厂家或别的第三方公司,这会给医院在管理上造成被动。而且全外包以后会使医院产生依赖性,医院这块的管理就没有了,数据存储到那里,每年向医院收费,医院就很被动。
因此,我是不看好整体托管这个趋势的。
胡峻:第三方维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益性太强。第三方要想把医疗设备服务管理做大的话一定不能把盈利放在第一位,而要把管理放在第一位,把管理当做事业来做。前期做一两家医院可能是亏损的,等铺开了以后肯定有可观的利润。
我们也在思考逐步转到全托管模式,但是这里边的关键点是医院管理者一定要头脑清楚,要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去监管第三方,监管不了就会失控。因为现在医院还能掌控设备,一旦全部交给第三方就不是医院说了算。
整体托管是一件好事情,怎么把它做成,是需要仔细探究的事。我赞成全托管模式,因为一旦找到很好的方式和契合点,医院就很省心了,既能保证开机率,又能保证所有设备很好地运行。
现在虽然部分托管了,但维装配件还得医院去谈,配件很难谈。全外包以后就不用管这个事了。如果公司维护保养做得好,就能赚钱,如果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出现的问题特别多,就要承担很大责任和大笔费用。这样能促进第三方更好地管理设备。全托管以后,设备科人员可以解放出来,主要做监管。
曹德森:凡是把医工科包出去的院长,都可以审计他的经济问题了。全外包都是个人的想法,对患者不负责任,对医院不负责任,只对某些人自己的利益负责任。
外包以后医工专业人员的话语权变弱了,院长的话语权就强,公司的话语权就强。这对医院、对科室发展极为不利。
外包后医院是省事了,但能力什么时候上去呢?尤其到以后,医工科掌握的数据会驱动临床精准医疗的发展。没有医工人员,靠公司给你数据吗?公司只会想方设法弄你的数据赚钱。
没有患者的医院可以外包,有责任心、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医院都不能这么做。这就相当于医院把医疗质量责任外包了,这对患者极其不负责任。质量安全不实行主体责任能做好吗?古今中外任何质量安全都是主体责任。患者的安全由外部的公司负责,院长能放心吗?
这就好比,你能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吗?自己家的孩子能让保姆完全替你承担责任吗?
蒋昌琳:柯渡医学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医院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第三方维修公司。
柯渡医学有完整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帮助医院做数据化管理。所有工作都数据化,每一件事情都可追溯。柯渡还派驻厂(驻院)工程师,做检测、维修和保养。医院资产管理工作量很大,一定要有专门的人去逐步完善。医院把所有医疗资产托管给我们时签订合同,我们从装机就开始介入,建档、保养、维护、计量、保费都由我们负责,在我们的系统中跟踪。
目前柯渡打包服务的108家医院,15%是三级医院,40%二级医院,再往下是二级以下的医院。我们有做三甲医院,但还没有做体量特别大的医院。
就我们已经做的工作来讲,令我们欣慰的是,至今没有一家表达出失望或者埋怨服务不好的,他们都非常认可柯渡的服务。
18号令要求所有厂家都要提供密码,但落地很难。我们区别于第三方的地方在于,十几年来一直跟厂家是合作伙伴,因为我们以前做厂家的授权代理。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此外,由于我们为医院提供整体打包服务,我们扮演的是医工的角色,是设备科的一部分,我们以这样的身份跟厂家沟通时,厂家是认可的。因为我们代表医院,不完全是第三方。
目前我们有800多名工程师,数量仍在快速增加中。我们做校企合作,和7家有医学工程专业的大专院校合作,学校为柯渡培养人才,柯渡派资深工程师去学校上课,去教学生什么样的工程师是医院需求的。
在维修方面,柯渡对医院的服务分为三个级别。一是驻厂工程师,是待在医院的,一个是产品工程师,分得比较细。再往上是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经历,主要做培训,还要解决驻厂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未来一定是第三方整体打包的模式,因为医院设备面临的不只是维修的问题。现在的第三方只解决修问题,而柯渡提供的整体服务解决医院设备管理和质控问题。
曹德森:我看好混合模式。301医院就采用混合模式,维修在主体上最好是医院自己来做。尤其是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一定要建好医工科。托管只能是维修托管,而不能是设备托管,资产和安全主体依然在医院。医疗质量只有医院自己做才能做好。
医院对于数量大的、具有自主保障效益的,一定要自主培养人才、自主保障。医院的质量安全和文化是一致的,医院有医院的文化,外包公司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不一样,理念就不一样。因此,建立医院的安全文化才能保障设备安全,要相信医院自己的人。
边界效益不好的设备可以适当外包,但只能是技术外包,不是管理外包,更不是安全和质量外包。国外医工行业存在医联体,大医院有大联合的医工,可以把医联体内的医工都管起来,具有很强的边界效益。然后才适当搭配第三方,做一些辅助服务。
黄素红:第三方托管更应该是对某一类设备单一的维修进行托管,因为某些设备医院自己没有维修能力。比如监护仪、呼吸机、放射类产品等某一类型的设备,完全可以托管给某一个公司进行维保。
医疗设备更新很快,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医工人员不可能对技术掌握得那么透,医院也不可能配那么多人。技术难度大的设备只能依靠厂家和第三方来维修。以后设备问题都由医院、厂家和第三方协同解决。
石云:第三方服务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三方服务公司应该建立起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社会和行业也亟须建立第三方服务公司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医院选择第三方更多是个人对维修公司的认可,这是腐败的根源,因为维修很少招标。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